石鼓村村貌(李凱 攝)
石鼓村,位于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吉田鎮(zhèn)東部,距鎮(zhèn)政府2千米。始建于元至元年間,因古時村中有一對石頭制成的鼓而取名石鼓村。世居村民有吳、虞、邵、蔡等姓,有漢族、壯族和瑤族,漢族屬廣府民系,均使用粵方言連山話。
村中現(xiàn)存靜溪門樓、虞奕會宅、新書房門樓、虞天演房門樓等歷史建筑。其中,靜溪門樓始建于明末清初,坐西向東,馬頭墻,磚墻擱檁單間二層斗門式;面闊3.7米,進深4.55米。2011年11月,該建筑被縣政府列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。
靜溪門樓和虞天演房門樓(李凱 攝)
虞奕會宅,始建于清初,由門樓及上、下座房屋組成。上座房屋坐西北向東南,三開間,馬頭墻,頭門飾瓦檐門罩;下座房屋為中西合璧風(fēng)格。2011年11月,該建筑被縣政府列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。
虞仲文祖屋,始建于清末,坐東北向西南,三開間,馬頭墻,頭門飾瓦檐門罩;明間為上廳,次間為廂房,上廳飾隔扇。2011年11月,該建筑被縣政府列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。
1938年,該村虞澤霖等幾個大學(xué)生,因廣州淪陷不能外出發(fā)展,在鎮(zhèn)安廟(即虞氏家廟)成立石鼓小學(xué)。該小學(xué)成為全縣第一間私立完全小學(xué)。2015年,石鼓小學(xué)改建為連山民族小學(xué)。
連山民族小學(xué)(李凱 攝)
村前有上吉水,盛產(chǎn)沙金。據(jù)1928年版《廣東連山縣志》記載,沙金產(chǎn)于上吉村一帶溪河,每年約可換銀一千余兩。清光緒年間,連山直隸廳同知鄧倬堂作《沙金》詩:“中天日月近,沐浴生百寶。偶然一漏泄,為民噓枯稿。余高三十里,有溪山環(huán)繞。似通麗水源,別開黃金島。朝日射沙明,的爍光皎皎。土人趁農(nóng)隙,穿穴恣搜討。或窮數(shù)日力,目不見毫杪?;蛞慌e手勞,邂逅得之巧。怪哉捷獲處,所歷仍故道。百年淘不盡,可食不可飽。始知富媼富,陰陽洪鑄造。亦復(fù)自珍惜,德輝下鳳鳥。惟有重稼穡,爛漫偏黍稻?!?/span>
游客在上吉水體驗淘金(連山史志辦供圖)
特色民俗技藝“舞獅子”,流行于民國時期。逢年過節(jié)、新居入伙等喜慶日子,舞獅隊都進行表演,增加喜慶的氛圍。村民虞天演擅長制作獅子頭及配套面具,因其精美實用,該縣民眾及湖南、懷集等外地獅子隊爭相訂購,更有新加坡等地華僑將其作為珍品收藏。
獅子頭(虞小平 攝)
配套面具(虞小平 攝)